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网上挂号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微信公众号:代挂找我
 
儿童医学中心预约规范温馨提示
 
为保护患者权益,更好的方便病人预约看诊,请您在预约成功后准时至我院看诊。预约成功后在就诊日未按时挂号就诊,也未提前取消预约将被视为爽约,3个月内爽约次数大于等于2次,将取消3个月的预约资格。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谢谢配合。   
 
 
挂号须知:
 
为保护患者权益,更好的方便病人预约看诊,请您在预约成功后准时至我院看诊。预约成功后在就诊日未按时挂号就诊,也未提前取消预约将被视为失约,3个月内失约次数大于等于2次,将取消3个月的预约资格。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谢谢配合。
 
如遇专家班次停诊会以短信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
 
可预约班次更新时间:每日14:00更新
 
睡眠障碍联合门诊(江帆)已开放预约,隔周出诊,周三下午。
 
鼻炎中医门诊(丁丽凤)已开放预约,周三下午。
 
1、接受18周岁以下患者预约
 
2、新生儿科只接受28天以下儿童预约
 
3、需要预约有效证件及订单号取号
 
4、预约周期:1至28天内
 
5、取消时限:提前1日12:00前
 
 
挂号多渠道
 
门诊挂号时间通常为7:00至16:30。但为更大程度地方便病人,普通内科晚上可挂号至20:00。针对不少家长反映有名的专家号很难挂上,不妨尝试多渠道预约挂号方式:
 
1、网上预约:儿中心官网、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医联预约平台、以及114名医导航网
 
2、电话预约:儿中心总机转名医导航
 
3、医院现场预约:儿中心有一楼便民服务中心(周一至周四7:30-15:30,周五:7:30-11:30)
 
4、诊间预约:门诊就诊后可在医生工作站直接预约
 
5、出院预约:出院病人可在病区护士工作站预约
 
6、APP预约: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APP可进行预约
 
预检进院先分诊,以免“跑错门”
 
走进医院第一步是挂号?不一定。如果家长搞不清孩子症状,很容易挂错号,耽误时间。因此如果无法明确看哪个专科,走进医院第一站应是先带孩子到“预检台”,告知孩子的症状,经验丰富的预检人员会建议您就诊科室。
 
PS:儿中心预检台位于门诊进门后左手边喔!右边是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各种咨询和便民服务。
 
如果是发热病儿,请先至预检台测量热度,由工作人员判断是否有必要看急诊。当然,如果爸妈十分确定孩子的情况,或者是复诊的病人,就可以直接去挂号啦!
 
【就诊小锦囊】
 
1、如果怀疑孩子有传染病或接触过传染病患者应该主动向预检护士提出,以便做出相应处理。
 
2、本市户口儿童应有统一的病历卡和医保卡,两件物品务必随身携带。非本市户口儿童就诊,请先往便民服务中心填写病人信息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为必填项,然后至窗口挂号。
 
3、建议家长随身携带身份证,可方便进行自助服务及预约。
 
【就诊小锦囊】
 
好消息!为缓解热门专科门诊的就诊压力,医院开设了10多个儿科特色专科的“延时门诊”,门诊时间为17点至20点。具体可关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公众微信号”在“门诊安排栏中查询。不得不提延时门诊的好处:高年资医生坐诊、排队少、停车方便、环境舒适。
 
【温馨提醒】
 
1 为保障您的利益,请使用正规途径预约。
 
2 预约挂号采用实名制,必须提供患儿真实姓名、有效证件号码及陪同家长真实姓名、有效证件号码、有效联系电话或手机号码。每人每天同一科室限预约1个号。失约超过3次将取消半年内的预约资格。
 
就诊当日请携带预约时的就诊卡在挂号窗口直接挂号。上午门诊请10点前挂号,下午或全天门诊请3点前挂号,超过时间将不保留原预约号。就诊顺序取决于当天的挂号时间,先挂号者先就诊。
 
 (注:虽然预约途径多多,但不承诺所有患者随时都能预约到所需号源,热门专科仍要秒抢喔。)
 
 【挂号付费小锦囊】
 
1除了窗口挂号付费外,通过手机支付宝可以实现移动挂号。但注意,自费病人通过支付宝服务窗操作就能完成挂号收费。医保病人通过支付宝服务窗先完成了预挂号,取得了虚拟就诊号。到院后必须至自助服务机或挂号付费窗口刷医保卡进行确认,确认后才算正式完成了挂号。
 
2 目前开通扫二维码付费功能。用户首先在自助服务机上刷卡获取付费码,然后打开支付宝扫码即可付费。如至付费窗口扫码支付,请打开支付宝“付款”,扫码完成。
 
3 自助服务机挂号付费(使用时间7:00至16:30):自助机位于门诊一楼、二楼,可进行自助挂号和自助收费。挂号限各科普通号以及已经预约过的专家号。自费病人和医保病人的收费也可以通过自助机完成。
 
注意,首次使用需用身份证开卡。有疑问的患儿家长可以咨询导医和志愿者。
 
问诊第三站:就诊
 
【诊区分布】
 
挂完号后要注意挂号单上的提示,按照挂号单上的楼层诊区前往就医。此时,了解医院地形可以减少“折返跑”。
 
一楼分布着普通内科门诊;内科专科和内科专科特需;外科、骨科、眼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科、门诊药房。
 
二楼分布的是特需门诊、内科专家、胸外科、儿童保健科、五官科、听力筛查中心、皮肤科、口腔科门诊。
 
三楼是特诊部和特需病房。
 
注意:有些科室会有临时调动,请以挂号单上的提示为准。
 
【有效就诊】 终于排到了,可是家长你知道怎样和医生沟通才能最有效吗?
 
一忌人多嘴杂。我们发现,带孩子来看病往往是全家出动,进入诊室后你一言我一语,各种无序杂乱的信息扑面而来,但这样往往会扰乱医生的问诊思路。
 
建议:不妨在候诊的时候家长们先汇总一下情况,整理一下思路。就诊时由两位家长陪同,由一位主要照顾孩子,了解孩子病情发展的家长来阐述病情,等医生与这位家长交流完后,如果另一位家长有补充的信息再进行补充。这样既能使让医生快速了解病情又能提高就诊效率,还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就诊环境。
 
二忌不认真听讲。不少全家出动的家庭在就诊时总觉得其他成员会听的,自己就关注孩子,到头来大家都错漏了很多重要的护理信息。
 
建议:当医生给孩子检查好后,家长不妨把孩子先抱出去。由另一位陪同的家长则认真听医生的嘱咐。
 
三忌病历卡杂乱无章。看病是个过程,医生在问诊时可能要参考先前的就诊情况和检查结果,也会问及孩子的用药情况,如果病历卡和检查单杂乱无章,家长一问三不知,就大大降低了效率。
 
建议:进入诊室前先按时间整理好先前做过的所有检查报告单。对于有药物过敏的孩子,家长要告知医生。在家吃过什么药,或者家里有什么药家长也要心里有数。
 
【就诊小锦囊】
 
1、使用APP智能候诊。寒暑假都是医院的高峰期,日门急诊量近6000人次,排队是免不了的。但是您可以下载APP,使用智能提醒叫号功能,一秒也不浪费,有手机,有网络就是这么任性!(此处加二维码图标)
 
2 使用支付宝居家挂号候诊(目前仅限自费病人)。您也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宝挂号,并通过手机查看排队情况。
 
3到底哪种情况的孩子应该看急诊?首先,高烧儿童。预检时测肛温39.5摄氏度,口温39摄氏度的患儿(非指家中测量温度)可往急诊就诊;其次是新生儿病人,指出生28天以内的小婴儿,如果出现发烧、抽搐、严重腹泻、意识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第三类则是意外伤害。
 
4 儿中心设有官方公众微信号,通过微信发布科学育儿知识,家长可通过关注微信学习,也可减少宝宝们平日出现“小毛小病”。对于专科病人,儿中心心胸外科开设BABYHEART网站,设有专家介绍,疾病远程咨询指导、在线问答、疾病介绍、论坛等多个版块,病人可通过网站预先详细了解疾病的诊治概况,家长间也可进行交流。
 
5 针对内科病人较多的问题,医生提醒,夏季儿童易患感冒、发烧、腹泻等。平日要注意保持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坚持每日开窗通风、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公共卫生、加强孩子的身体锻炼,增加免疫力,都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在饮食上,婴幼儿肠胃柔弱,夏日饮食要保持新鲜、均衡、营养,少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食物。运动后要尽快擦干汗水,保持身体干燥,以免受寒。
 
另外,不要误以为补液一定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医师指出,许多家长觉得只要补液就能快速降温,还要求医生一定要开药补液,其实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静脉补液是为了治疗急性感染或严重腹泻患者,而不直接作用于降温。从专业角度来说,补液不是医师的首选方法,一般能口服用药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滥用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到真正需要时,药物的治疗效果反而就不明显,这对患者十分不利。另外,儿童补液所需要时间很长,留在医院里的时间也很长。补液室是共享的,逗留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交叉感染,引起病情反复,不益于恢复。最后,频繁补液还打乱身体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问诊第四站:检查 治疗,提前做准备,就诊可提速
 
医生就患儿病情会开出检查项目,最常见的是验血、验尿或粪便,X线摄片、B超、CT、磁共振等。需要注意的是:
 
1 影像检查(如B超、CT、磁共振、心脏彩超)通常需要提前预约。
 
2 有些验血项目需要空腹,如肝功能、血锌等;要分清抽的是静脉血还是手指血。静脉血在“抽血中心”抽,位置是面对门诊电梯的左手边;手指血在门诊检验窗口抽,位于面对门诊电梯的右手边走到底转弯。
 
3 如果患儿在家中排便或排尿,家长可用干净的小盒子装一点带来医院。大小便在2小时内有效,注意干掉的粪便不能用于化验。
 
4 做CT和磁共振检查时需要在安静状态下进行,年纪较小的婴幼儿一般会使用镇静剂,使其入眠。因此,一旦预约做这两项检查的宝宝,在检查前尽量不要让孩子入睡,否则有些孩子的镇静效果会打折。另外,医院为保证安全,专门设置镇静复苏室,由麻醉科和护士全程对需镇静的孩子进行监护,家长可放心。
 
5一些孩子需要做多项检查的,可按照具体情况安排顺序节省时间。比如,先把空腹检查的项目做完,在等待报告时再做其他检查;需要入睡后检查的,可以先做心电图,再做心彩超;先做CT,再做磁共振等。
 
6 门诊手术患者须知:
 
【就诊小锦囊】
 
1、由于病人较多,一些检查需要预约。如果情况紧急,医生会在检查申请单上写上“急”字,家长在预约登记时请不忘提醒工作人员,以免疏忽,耽误病情。
 
2、检验报告可自助打印。儿中心有5台自助检验报告打印机,分别位于门诊“专家专科门诊信息”公告栏下方,急诊检验窗口前及血液肿瘤大楼一楼,家长扫描条形码即可获得检验报告。部分检查结果不是当天能拿到的。为方便外地病人领取检验报告,医院提供报告寄送服务。
 
带宝宝看病要带的东西
 
病历卡、社保磁卡、自费卡。
 
口罩: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家长可自备口罩,并给孩子带上。
 
衣物:医院设有中央空调。夏季室外炎热但室内温度偏低,可自备衣服,必要时为孩子添衣。
 
食物、饮品:由于夏季就诊人员较多,不可避免需要等待。因此自备些干点,饮料,可及时补充体力。需要空腹做检查的病人,家长可准备早点,医院内的超市亦有食品出售。不过,吃完后的垃圾还请家长集中后扔到垃圾筒,特别是饮料品,不要随地扔,容易导致他人滑倒。
 
 
在儿中心,您和宝宝还能享受到哪些贴心的便民服务呢?
 
1 医院便民服务中心免费提供轮椅、平车,婴儿伞柄车,婴儿背抱袋,爱心伞。具体租用信息:
 
(1)租用地点、时间:便民服务中心周一至周日8:00—15:00
 
(2)租借对象:门、急诊就诊,行动不便的患者
 
(3)轮椅、平车押金:500元/辆
 
 伞柄车押金:300元/辆
 
 背抱带押金:100元/
 
 爱心伞押金:20元/把
 
 如无法提供押金者,请提供有效证件。
 
(4)仅限当天租借使用,并及时归还。
 
逾时:15:00前不能归还者,请于15:00前至租借点登记、告知
 
15:00后至外科诊区吧台办理归还手续
 
21:30后至急诊诊区吧台办理归还手续,不得私自带出医院。
 
租用时间外一般情况不再出租。
 
2 爱心哺乳室:门诊后大厅电梯对面,24小时开放
 
3. 商务中心可代办机票火车票、用血服务、传真。
 
4. 门诊一、二楼大厅免费提供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一楼门诊大厅每月开设门诊健康大讲堂。
 
5. 便民服务中心免费提供门诊就诊指南及门诊检查告知单,以供患者使用!
 
 
推荐科室:
 
血液肿瘤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的前身是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专业,是国内最早起步的小儿血液学科之一。目前科室在医院内有独立的血液/肿瘤大楼,有床位数153张,骨髓移植病房10个,日间治疗观察病床46张。学科拥有主任医师9名,主治医师6名。其中硕博生导师5名。年收治新恶性疾病患者达500例以上,年出入院达4500人次。每年完成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近200例。
 
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自上世纪70年代谢竟雄主任创建了儿童血液专业;80年代应大明、王耀平教授带领完成国内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我国儿童异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先河;90年代顾龙君主任带领国内首先实行白血病动态监测的分级诊疗模式;汤静燕主任又率先创建实体瘤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本学科作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成为国家211工程学科和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站在儿童血液/肿瘤领域的前沿。
 
我们现行方案对国家“新农合计划”和儿童白血病临床诊疗路径的实施起到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近年来又与国际上具影响力的美国St.Jude儿童研究医院牵手,获得“卫计委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称号,正在全国范围年内全面牵头开展儿童肾母细胞瘤、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中心联合临床研究。
 
建院十余年来,科室共承担国家及市局级科研项目40余项,经费共计科研经费3000万元,发表包括《Nature Medicin》《Cancer Cell》在内的学术论文500余篇,先后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抗癌协会三等奖和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各一项。
 
 
专家:
 
薛惠良 主任医师
 
1978.10.~1998.1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血液科
 
1998.10.~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血液/肿瘤科
 
门诊时间:
 
主任门诊:周二上午;
 
专科特需: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出国进修经历
 
1993.6.~1995.10.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血液/肿瘤科进修白血病的免疫学研究
 
1998.7.~1998.8.香港玛丽医院血液/肿瘤科进修小儿白血病及肿瘤的治疗进展
 
主要医疗专长:
 
从事血液专业20多年,特别在小儿白血病、肿瘤的诊断治疗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另外还从事小儿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如再障、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等。
 
科研成果及论著: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上海市科委的多项科研项目,已完成3个项目,其中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在进行中科研项目4项。作为第一作者,完成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