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挂号
回龙观医院网上挂号_回龙观医院预约挂号
代挂号微信关注公众号扫码↓或微信搜索“华民办事服务”

回龙观医院网上挂号网上预约信息:

挂号网站:://.bhlgh./

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

邮编:100096

电话:(010)62715511

传真:(010)62716285

患者预约挂号流程 

一、预约挂号范围、方式

1、北京回龙观医院为精神科专科医院,设有普通精神病、抑郁症、老年精神障碍、心理治疗与咨询、酒药依赖、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性心理等科室。

2、预约方式: 拨打010—114进行电话预约

通过我院门户网站的预约挂号窗口可直接进入卫生局统一预约挂号平台://.bjguahao.gov.选择并点击“北京回龙观医院”即可以预约我院普通号、专家号及部分知名专家号; 门诊医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为就诊病人预约复诊普通号和专家号

由于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禁止外链,请用户自行复制以下地址进行页面访问挂号 ://.bjguahao.gov./m/yyks-116.html

二、预约挂号时间

1、预约挂号可以预约三个月内的号源。

2、预约挂号只能预约周一至周五的号源,节假日(含周六、周日)号源不安排预约。

3、每天9:15开始放号,15点之后停止预约次日的号。

三、预约挂号要求

1、实行不点名、按职称和专业挂号。

2、预约挂号实行实名制,患者凭提供身份证实名预约。

3、预约成功,就诊当日患者携带身份证及预约识别码到门诊大厅分诊台分诊就医。

3、就诊时,请告知分诊台为114的预约挂号

四、预约挂号取号时间与地点

1、预约就诊确认时间:就诊患者在就诊当日10点前到门诊大厅分诊台领取上午就诊顺序号。下午2点前到门诊大厅分诊台领取下午就诊顺序号,过时未取号者,视为爽约。

2、医院咨询电话:010 - 6271 5511 转 6500

3、如您无法在预约日期就诊,请您至少在就诊日前一天15:00前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取消预约。


门诊就诊须知

一、我院临床科室门诊分为普通门诊(主治医师)、专家门诊和知名专家门诊。

二、专家门诊分为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和主任医师专家门诊,首诊取消点名挂号制度,实行匿名门诊。

三、初次就诊患者请携带身份证填表建卡并出示医保卡。

四、挂号资费:主治医师 5元 

副主任医师 7元

主任医师  9元    

知名专家14元

五、挂号时间:

普通门诊号:24小时

专家门诊号:周一至周五:07:30—15:00

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08:00—15:00

六、特殊人群措施:

持老年证、残疾证的就诊患者挂普通号享有优先。


住院须知

 为了维护您和医院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院各项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医疗安全,敬请您仔细阅读本须知:

1.为保证病案资料的客观、真实,请您使用实名(以身份证为准)住院,参保人员请携带医疗保险手册;使用虚假姓名住院,向医护人员提供不实病史资料、隐瞒有关信息等可能影响疾病的诊疗,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2.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医院能及时与您取得联系,请您确保所留住址和电话准确,发生变更时请及时告知住院处和病区(电话62715511转住院处、病区)。

3.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躯体疾病或原有躯体疾病病情加重,也可能出现各种意外。如出现此类情况,希望家属理解并配合医院接病人外出会诊、治疗、转院等。

4.医院的探视规定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而制订的,是保障住院病人医疗措施落实和安全的重要规定,请您认真阅读并遵守。住院期间利用探视等各种机会擅自外出者,按自动出院处理,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5.为尊重患者及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在患者住院期间,医务人员会对诊断、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告知,有时还需要家属的书面意见,请您监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

6.患者的病史资料属个人隐私,为保护患者隐私权,开写诊断证明书必须经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提供索要诊断证明的单位介绍信(本院不单独开具躯体疾病的诊断证明)。患者本人、监护人、代理人可以申请复印相应的病历资料,申请人需要提供本人和患者的有效身份证明,如果是家属或代理人,同时要提供与患者关系、代理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7.如果您对医疗服务不满意或发生医疗纠纷争议时,您可以向所在科室或医务科反映,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8.您有权了解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患者住院费用花费情况,在门诊候诊厅、一号病房楼护士服务台、住院处窗口设置的电子触摸屏可以查询服务项目的名称、单价、金额、收费依据等。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查询住院患者每日发生费用的情况,在住院处窗口查询住院患者每月发生费用的情况。


“社保卡”使用须知

1、持社保卡的患者在我院挂号、就医、交费时均须出示社保卡。
已发社保卡参保人员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须主动出示社保、《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手册》、《北京地区医疗机构门急诊病历手册》,并保证《病历手册》连续使用。

2、首次发放的社保卡,将免费向参保人员提供。

凡因个人原因造成卡片损坏、丢失需补卡换卡的,参保人员应按有关规定,由个人交纳制卡工本费。

3、参保人员的社保卡遗失或卡片损坏不能刷卡后,可拨打社保卡服务热线“96102”(24小时服务)或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直接到本市任意一个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办理正式挂失手续。挂失的同时,应一并申请办理社保卡的补卡手续。

领卡时申请补卡人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简称:《领卡证明》)到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领取社保卡。


介绍:

北京回龙观医院是北京市最大的公立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编制床位1369张,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200余人。医院是首批获得国家精神病临床重点专科的单位,北京市“扬帆”计划重点专科(精神康复),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挂靠单位。北京大学教学医院、中法友好合作医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临床心理学教学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首批国家级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北京市健康促进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医院设有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精神病康复科、老年精神病科、心身医学科、精神病中西医结合科、社会工作科、司法精神病鉴定科、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等15个专业科室。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乃至全国疑难及急重精神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健康促进工作,逐步形成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酒依赖、睡眠障碍、性心理、精神康复、老年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评估、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精神医学研究、艺术行为治疗、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等10余个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诊疗项目及科室。
   

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实力雄厚、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和973、科技部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NIMH基金、STANLEY基金等科研项目72项,研究经费超过2500万元。获局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和奖励51项。由我院独创的心理CT远程网络诊断系统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近5年共发表SCI论文131篇,总影响因子达到495,2014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52篇。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2014年医院成立“学科建设与发展顾问委员会”,神经精神药理、神经生化与分子生物等十三个学组正式成立,Eric Caine(美国罗切斯特大学)、Kosten TR(美国贝勒医学院)、于欣、马辛等国内外精神卫生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成为“北京回龙观医院学科建设与医院发展顾问委员会”委员。2015年“海外华人精神医学联盟”在医院成立,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范德堡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匹兹堡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以及中国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和台湾成功大学等多所海内外研究和医疗机构的近三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加入该联盟,在此平台上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人才培养。  
  
医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功能。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800-810-1117,每天24小时全天候为百姓提供服务,目前已接听来电21万人次,处理了7000多次高风险来电。医院心理危机救援队伍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内蒙乌海矿难、海地维和遇难家属心理危机干预、马航失联后乘客家属心理援助等国家特大自然灾害和事件中发挥重大作用。

多年来,医院与教育系统、公安系统、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合作,先后建立“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指导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与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临床研究中心”,同时还建立了“监狱警察心理健康促进基地”、“服刑人员心理健康重塑基地”和“农民工心理健康学校”,逐渐形成了医校、医警、医检、社区、院际间以及农民工学校等各种合作模式,为促进百姓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北京回龙观医院职工始终秉承着爱、献、严、勤的医院精神,在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构建和谐医院两个着力点上,不断完善医院制度建设与质量管理、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医院文化建设三大体系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临床疑难急症患者治疗、精神残疾职业康复、精神医学基础研究与心理咨询、治疗培训等四大特色,用诚信、仁爱、求实、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为创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而不懈努力!为人民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科室:

临床三科

临床三科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温馨病房”、“优秀教学科室”等荣誉,拥有一支技术精湛、服务素质高的医疗护理队伍,共有专业人员5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主管护师14名。下设男、女病区各一个,额定床位数均为60,总床位数120。收治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科室一直力求以医、教、研全面发展为目标,收治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病房设施现代,环境优美温馨,对住院病人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及特殊工娱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每周一、周三、周五有本科专家或主治医师出门诊。

临床四科

临床四科拥有了一批团结上进、专业技术精湛、服务素质优异的医疗护理队伍,目前在职人员54名。医生9名,均本科以上,硕士4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1名;护士44名,其中主管护师12名,护师17名,护士16名。下设男、女病区各一个,定编床位数为120张,每年收治病人300余人次。


专家:

科室     医生

精神病科     邹义壮 屈英 陈大春 金弘敏 杨甫德 冯锋 南振国 徐宏平 孙仕友 樊作澍 陈彦方 成秀芳 张培琰 郝学儒 吉中孚 朱凤艳 徐红平 田玉英 宋建成 薛德旺 李京陆 李道 李献云 凌笋昂 刘华清 王绍礼 李娟 高士元 赵克新 及惠郁 刘士成 崔勇 王安文 王健 姚付新 丁利陆 石夏明 卞清涛 张艳萍 赵丞智 杜连永 刘双臣 牛雅娟 韩笑乐 宋燕明 王锦霞 白京生 魏立和 张荣珍 兰志敏 谭淑平 陈丽 甘明远 李永刚 郭蓄芳 过斌 孙春云 彭旭 谭云龙 赵晨滨 陈景旭 宋崇升 崔界峰 陈林 童永胜 张喜梅 张保华 王峪 刘琳 刘丹 韩标 付卫红 费立鹏

心理科     林瑞明 徐东 曹连元 刘学俊 王育新 张东 肖迅 武志强 李红娟 曹文胜 于宏华 王世富 武雅学 杨文英 张丽霞 王健 屈英 刘华清 牛雅娟 郭蓄芳 孙春云 薛德旺 彭旭 赵丞智 童永胜 崔界峰 韩标

老年病科     冀成君 韩学青 陈健 尚兰 陈建 张保利 张兴理 冯锋 兰志敏

康复科     杨文英 胡永东 肖春玲 崔勇

中西医结合科     苏建民 闫少校 马贵君 李道 邹义壮

临床二科     邸晓兰 吕建宝 孙洪强 陈大春

临床三科     凌笋昂 朱凤艳 石夏明

合并症科     王锦霞 丁利陆

临床一科     韩笑乐 卞清涛

临床四科     尚兰 杜连永

临床六科     张建新 孙仕友 赵克新

司法鉴定科     徐红平 曹延筠 赵传绎 孙毅

临床五科     王安文 李娟

社会工作科     南振国

精神科     梁伟业 张志强 张仁霞 赵丽俊 徐东 田玉文 孙爱荣 许冬梅 李菲菲 金弘敏 宋博 辛立敏 王志青 苏亚玲 程祥 李尚明 李可进 李净 张丽敏 茹淑静 颜峰 冀成君 汪毅 段宏秋 林瑞明 李伟 王绍礼 张保华 白京生 成秀芳 杨甫德 赵振海 高士元 徐宏平 田玉英 郝学儒 宋建成 吉中孚 李京陆 刘士成 宋燕明 陈彦方 张培琰 及惠郁 樊作澍 姚付新 李献云 陈景旭 谭淑平 宋崇升 陈丽 谭云龙 赵晨滨 甘明远 张艳萍 李永刚 过斌 刘双臣 张喜梅 魏立和 王峪 张荣珍 刘琳 刘丹 付卫红 费立鹏


新闻:

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念研究小组成立

2016年1月28日,在谭云龙副院长的主持下,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念研究小组在临床三科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念治疗技术研究走向常态化,专业化。

1月28日上午10点钟,成立仪式正式开始。首先,谭云龙副院长正式宣布成立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念研究小组——目前小组成员主要由部分三科医生组成,特别是接受了正规的正念技术培训的医生将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随后,谭院长及三科朱凤艳主任、临床一支部石夏明书记听取了前一阶段由三科武雅学、刘磊、茹淑静等医生主持的正念认知治疗(MBCT)对抑郁症治疗效果的研究项目进展报告,当得知首轮治疗已接近尾声,并且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时,大家都非常欢欣鼓舞。谭院长还为小组成员指明了工作方向:要求小组成员尽快将前一阶段的科研数据整理出来撰写成论文,申请相关基金并继续深入研究,充分利用我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核磁机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用正念技术开展针对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将针对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正念治疗研究常态化。在未来还要进一步开展和同行间的交流,扩大小组科研人员规模和提高其专业技术实力,为成立特色病房和正念研究中心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随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重要时刻。

谭院长还亲自仔细审阅了前一阶段科研工作所使用的CRF表,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谭院长在会上谈到:如果想让正念技术扎根我院、推广全国,让广大精神病患者受益,也获得出色的科研产出,必须在科研工作伊始就要做到“操作规范化、技术可推广化”,要快马加鞭不松懈,但也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推进自己的科研工作,避免“假大空”。他转述辛衍涛书记、杨甫德院长等院领导为临床研究的推进提供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的决心,请大家不必有后顾之忧。朱凤艳主任也勉励全体小组成员:正念研究是临床三科2016年的重点课题!请大家继续努力,不要松懈,争取在今年能够有满意的收获。

医院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平台,相信我们临床三科的正念研究一定会有所成就。